据中央气象台报道,北方多地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霾天气今天夜间进入最严重的时段,今天开始,雾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被雾霾笼罩,霾区扩至142万平方公里雾霾今迎最严重时段。
多地应雾霾重度天气 今日将扩11省市
据悉,18日,大雾笼罩北京、天津、河北等9个省市,中央气象台18日早上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和大雾黄色预警。其中,辽宁西部、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受大雾天气影响,近50条高速路部分路段封闭。
据中央气象台的统计,在此次大范围雾霾之前,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偏差,已出现5次持续性大范围霾天气过程(比去年同期多1次)。京津冀平均霾日数为18天,较去年同期偏多7天,北京、天津、石家庄的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偏多12天、6天和15天。
12月16日,郑州市政府决定自当日12时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12月17日零时起至22日启动Ⅰ级响应,以最严厉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这轮污染号称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严重。在18日日下午5时,安阳、鹤壁、濮阳、焦作、新乡、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全部是严重污染。预计今天到21日,郑州为重度或严重污染。22日为中度或重度污染,23日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在这轮污染过程中,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PM2.5是什么?有什么应对措施?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在雾霾天气下,要做好应对措施,尽量预防雾霾对人体造成伤害:1、雾霾天气少开窗,最好不出门或晨练。2、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4、少量补充维生素D。5、饮食清淡多喝蜂蜜水。6、深层清洁。7、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