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油气>综合>

曾兴球:冻产协议难以改变低油价现状

2016-11-01 16:11:21 来源:中国石油报

虽然冻产协议9月底达成,但要等到11月欧佩克技术性委员会研究后,才能分配减产任务,决定限产实施多久。

欧佩克成员国之间不再是利益共同体。非欧佩克产油国“坐收渔翁之利”。油市难返百美元“黄金时代”。

中国企业必须适应低油价的新常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问题,转型升级。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9月底达成的冻产协议,使国际油价下跌的趋势暂时有所缓解,市场仿佛又重现希望。但油市的真正回暖,单靠一纸协议很难实现。由于欧佩克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减弱,其控制石油价格的能力也在消退。

欧佩克成员国各有所思

虽然冻产协议达成,但并没有具体的限产减产实施计划或细节,要等到11月欧佩克技术性委员会研究后,才能分配减产任务,决定限产实施多久。而前几次冻产协议的无疾而终,都源于欧佩克主要成员国各自打着利益的“小算盘”。

石油出口巨头沙特对于冻产协议转变态度,与俄罗斯联手促成冻产协议,并且同意有条件地冻产,真实意图是限制其他成员国的产油量,推高油价,增加自身收益。但其他成员国并不配合,不约而同地增产,将石油产量提至8年来最高水平。

尼日利亚、利比亚和伊朗的产量供应复苏前景更令人担忧。11月将最终敲定冻产协议,伊朗、利比亚和尼日利亚获得“豁免权”,可以将产量限定在最高水平。而伊拉克已拥有减产“豁免权”,可不进行限产。面对这些国家的“特权”,其他成员国恐怕也会有不同的诉求。如果欧佩克不明确宣布冻产的方式和规模,冻产协议只会是纸上谈兵。

欧佩克内部利益分裂

欧佩克希望通过冻产提振油价,重新回到市场管理者的角色,夺回被页岩油抢去的话语权,但其执行能力令外界十分担心。

欧佩克成员国之间已经不再是利益共同体。利益诉求不一致,行动就不可能一致,随时面临解散的风险。欧佩克过去拥有的统一步调听指挥的能力正在削弱。在此情况下,企图通过冻产改变油价走势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欧佩克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其控制世界油价的能力正在逐渐消退。无论冻产协议能否真正执行,低油价将长期持续。

更重要的是,全球能源格局正在逐步调整,传统能源市场体系正在发生逆转。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不可持续发展,石油生产国将经历产业转型、市场升级的严峻考验。

非欧佩克“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欧佩克冻产也让非欧佩克产油国看到了空间和机会。

美国油气开发的优势在于开采成本低。冻产协议一旦达成,高成本的石油销售就会产生困难,为美国渗入市场提供机会。限产对油价的抬升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复苏,美国可以利用技术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扩大出口,巩固原有市场,拓展新市场。届时,美国将出现页岩油增产盛况,再度吸收市场份额。这是欧佩克很难达成冻产协议的一大原因。

昔日石油大佬沙特的辉煌在沙漠黄昏中渐渐消失,控制市场的权杖已经移交到美国手中。石油市场战,既是产油国的“内战”,也是与美国页岩油技术的搏斗。美国可以利用技术限制、运输限制、美元升值,编排包含金融、军事、政治、商务等方法在内的组合拳,阻止产油国增产。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传统产油国没有一个胜利者。

另一大非欧佩克产油国俄罗斯,看似非常支持欧佩克减产。但俄罗斯可能不会身体力行。和美国一样,俄罗斯也等待着填补冻产所带来的市场空缺。政府对冻产的支持并没有抑制本国石油公司产量的不断翻新,俄罗斯国内巨头都将在未来几个月启动多个油田开发新项目,将有更多的原油投放未来市场。

此外,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还在不断开发新油田,加纳、意大利、挪威等国正在不断扩大产能,油田产量在不断提高。欧佩克成员国恐怕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地”被瓜分。

油市何时重返“黄金时代”

国际石油市场目前存在四个问题。

第一,低油价下欧佩克产油国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需要提升价格。但是价格提升,市场就会保不住。欧佩克在保市场还是保价格这一问题上莫衷一是,处于两难位置。冻产与不冻产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第二,非欧佩克产油国不可能按照欧佩克的决定行事,市场一有空间就会马上进入。而欧佩克国家不会轻易让出任何空间。

第三,国际能源市场治理结构已发生变化,欧佩克缺乏控制油价的能力,冻产对油价起不到推升的作用。非欧佩克国家在油价的话语权正在增加。

第四,国际经济形势处于艰苦恢复中,能源消费处在疲软时期。石油不减产,供应依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

可以看出,冻产协议对国际油价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小浮减产无济于事。世界石油剩余产能依然很大,部分降低产能改变不了市场的基本格局,即便油价的瞬时性上涨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当然,油价不会一直停留在目前的低水平,但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会比预期漫长得多,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通过建立新的规则和治理体系,形成更良性、更透明的石油市场治理秩序,创造多赢格局,油价才会主动回归,才能够形成一个稳定、均衡、持续发展的石油市场。

主动作为才是应有之意

石油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正在形成新的治理机制。石油消费国组织与生产国组织要从对立状态转变为竞争合作状态,帮助石油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各方必须做出反应,顺应市场变化主动调整,逆市场而动一定会被淘汰。欧佩克如果不想走向瓦解,就要对原有功能进行调整,设计相容的激励机制,让成员国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行动。

国际能源治理新局面已经形成,对于中国来说,抓住机遇,顺应市场变化和形势发展,积极参与治理,增强国际话语权。石油企业不能奢望通过冻产对油价的抬升来重振雄风,这不符合当前国际市场发展趋势。与其被动“等风来”,不如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勇于改革。创新技术,加强管理,调整结构,降本增效,适应低油价的新常态,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问题,实现转型升级。(作者:曾兴球为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记者华夏采写)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总监:李锋 窦敬松 主编:王坦 王超 刘鹏伟 于卫华 李路宽 编辑:张东良 张雷 王婷 记者:任志鹏 姜瑞 杨楚 徐静寒 李雪伊

诺邦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371-63381238   信箱:9738123@qq.com 媒体合作QQ:9738123 地址:建设路11号鑫苑国际广场1号楼2单元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Powered by cbs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