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油气>天然气>

中海油未来五年天然气业务比例将提高

2016-11-18 18:04:57 来源:新华网

油价持续低迷令石油公司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作为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油积极加码天然气市场,将天然气业务定位为公司“十三五”时期的支柱产业。“未来5年,中国海油天然气业务比例将由目前的18%提高至20%以上。”中国海油规划计划部总经理金晓剑表示,公司将通过优化天然气业务协调发展机制,不断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提高清洁能源的供应比重,助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未来中国海油在继续开发南海大气田等国内资源的同时,将加大海外LNG的开发力度,并探索构建绿色能源新体系,持续研究海洋新型能源。

中国海油未来五年天然气业务比例将提高

深耕天然气产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实现销售气量12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7%;国外采购LNG销量767.5万吨,增幅24.4%,LNG进口量占到全国上半年进口总量的69%;液态销售大幅增加,实现133万吨销量,同比增长35.6%。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累计接卸LNG突破8000万吨,热值相当于1亿吨原油。据测算,8000万吨LNG可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相当于植树6.4亿棵。中国海油目前已有福建LNG、海南LNG等7个世界级大型LNG接收站,深圳LNG和粤东LNG两个接收站项目已处于完工收尾阶段,中国海油年接卸国外LNG能力超2800万吨。中国海油已成为全球LNG第三大进口商,天然气业务分布我国24个省级行政区78个地市。目前,中海油天然气发电总装机容量达708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三,累计生产“绿色”电力1347亿千瓦时。

“将天然气确定为公司支柱产业,这是市场、需求、资源结构和国家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金晓剑表示,从市场来看,天然气价格相对油价来说比较稳定,价格也相对较低,在油价大幅波动的时候,发展天然气业务对于公司整个利润将有很大的支持,公司已把如何理顺价格机制纳入到研究中。从需求来看,今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能会突破2000亿立方米,未来5年预计将达到3200亿立方米至360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未来5年时间将会有50%-60%的增长,这也是“三桶油”不约而同将天然气业务放在重要战略位置的原因。从资源结构来看,这些年新发现的地下资源中,气田比较多,油田相对较少。从趋势来看,作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公司“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建成天然气支柱产业,助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金晓剑表示,中海油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凭借“天然气液化、LNG接收站、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三大领域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中海油已成为全球第五家拥有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公司,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国家。中海油将确立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业务驱动型的管理体制,赋予“总买总卖”新内涵,加大战略、规划、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实现从天然气发展策略向产业战略的整体转变。

打出绿色发展改革“组合拳”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实现了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打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改革“组合拳”。

2015年以来,中国海油在下游炼化板块大刀阔斧地改革,将过去分散在不同单位的炼化与销售企业整合成为一个产销一体化的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集团化运作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新组建的炼化公司实现利润5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4.37%。中下游平衡油价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炼化产业重组还加速推进了公司汽柴油产品的全面升级,惠炼油品100%达到国V标准,正在建设的惠州炼化二期项目也将在2017年投产时直接生产国V标准汽柴油。届时,惠州炼化国V汽柴油总产能将超过1200万吨/年。

做足内功的同时,中国海油也善借外力。今年3月22日,中海油宣布与壳牌集团达成协议,扩建两家公司的合资企业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资总额高达228亿元,扩建后中海壳牌的乙烯等化工产品产能将提高一倍。该项目被列入国家“中央企业在重大项目中引进社会资本示范项目”,11月1日正式交割。

业内人士指出,二期化工项目投产后,每年新增120万吨乙烯产能可进一步降低我国对乙烯的对外依存度,每年约330万吨高品质、多元化的石化产品也将缓解我国石化行业结构性矛盾。

“公司正积极跟踪研究行业趋势,探索构建绿色能源新体系。”金晓剑介绍,中国海油持续研究海洋新型能源,陆续开发了10余个CCER项目,涉及光伏、生物质、风电等领域,覆盖福建、新疆、内蒙、山东等地区,碳资产开发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此外,中国海油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可燃冰、海洋能、海上核电等战略性海洋新型绿色能源的相关研究,建设科技研发基地支撑技术研发与孵化,其中“500千瓦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平稳运行超过850天,累计发电约10.3万千万时,实现了潮流能、风电和太阳能多种能源互补。

 

 

 

 

 

 

 

责任编辑:林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总监:李锋 窦敬松 主编:王坦 王超 刘鹏伟 于卫华 李路宽 编辑:张东良 张雷 王婷 记者:任志鹏 姜瑞 杨楚 徐静寒 李雪伊

诺邦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371-63381238   信箱:9738123@qq.com 媒体合作QQ:9738123 地址:建设路11号鑫苑国际广场1号楼2单元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Powered by cbs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