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时期,油气资产进入相对较低的估值区间。这也给中国企业海外油气资产并购带来了机遇,应该积极把握这样的投资机会。”“不过,海外油气投资的环境复杂,存在一定风险,‘走出去’并购相关油气资产仍需谨慎。”中石化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
上述研究员称,“海外油气公司关注投资成本、桶油当量的净利、现有油气资产现金流创造能力等指标;而国内石油企业则更关注油气产量、收入利润、油气储量等数字。经营理念存在差异,并购目的也不完全相同。”
该人士同时指出,除了借鉴海外石油公司注重现金流的理念外,还应当加强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在并购过程中,注重运营管理效益以及现金回报的估值、风险分析等方面工作。
从目前情况看,海外油气并购项目的类型多样,复杂的资源风险和技术风险时有出现。一些深海项目、非常规项目、LNG项目等对油气公司提出了较高的技术和运营能力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以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为主体的中小型油气公司加速“走出去”进程。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民营企业共计完成并购金额44亿美元。除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油气公司股权外,部分企业转向资产投资,参与具体项目合作。北京控股公司旗下的北京燃气集团与俄罗斯油气公司达成交易,收购后者20%收益,将参与俄罗斯韦尔赫内琼斯克油田、天然气及凝析气田的开发。
“市场环境不同,海外企业剥离资产的种类以及目的也不同。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规模债务的还本付息压力临近,一些质量比较差的资源实际上很难找到买家,市场上可供出售的油气资产质地相当不错。”信达证券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并购的资产是否物有所值,与买家本身分析判断能力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