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石油公司降价是套路也是出路
对于各家降价促销,业内人士认为,供需矛盾让市场争夺变得更加激烈,价格战就成为石油公司争夺市场的手段。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表示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
数据显示,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国内汽油产量份额由2011年的89.5%下降至2016年的79.5%,减少了10个百分点。同时期的地方炼油厂则由10.5%上升至20.5%。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戴家权:“两大集团作为上中下游涵盖油田炼厂销售、这样的原油全业务链企业,在社会大规模降价的背景下,市场份额受到严重挤压,为了保证整个产业链平稳运行,也参与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炼油能力大幅提升
过去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大都执行的是发改委公布的市场指导价,此次在这个基础上、这么大范围、大幅度的降价前所未有,那么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数据显示,我国炼油能力从2000年的3.55亿吨增加至2016年的7.54亿吨,产能翻了一番。
过快的增长导致供大于需,成品油库存压力变大,两大石油公司降价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去库存,而另一方面市场结构的变化也成为了此次降价的导火索。
从去年开始,国家逐步放开相关进口限制,过去要从两大石油公司买油来炼的地方炼厂,可以直接进口低价原油。地方炼厂进口原油由2015年的110万吨,猛增到2016年的4500万吨。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原来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主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油源多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