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要求煤炭企业主动抑制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后,龙头企业已经纷纷向下调价。
第一财经记者从陕煤化集团官网了解到,从11月5日零时起,该集团各矿区对华能、华电、国电等六大发电企业铁路直供煤在现有价格基础上每吨下调10元,地销及其他客户不在此次降价范围之内。
此前,中煤、神华和伊泰等几大煤炭企业巨头也分别开始对煤炭价格进行调整。
龙头企业带头降价
中国煤炭信息网显示,中煤能源(6.680, 0.11, 1.67%)集团公司决定,从11月3日起,动力煤现货价格在现有基础上下调10元/吨。这是中煤“在理性分析未来煤炭供需基本面和价格走势基础后做出的调整”,预计对稳定煤炭市场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后,神华集团、伊泰集团决定,对本公司销售的现货煤炭价格在原基础上,下调10元/吨。
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伊泰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民营煤炭企业,二者均在煤炭生产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调价在业内具有风向标意义。
集成期货煤炭研究员邓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龙头企业带头降价更多是一种表态,能否带动其他企业协同降价还有待观察。
“政府希望大型煤企,尤其是央企带头降价,稳定市场。国企央企可能会跟进表态,民企或中小企业还是会按照自身供需定价。目前,从现货角度看,市场供应依然偏紧,大幅降价可能性不大。随着政策的松动,供应量上升后,供应量紧张的局面逐渐会解决。”邓舜表示。
煤炭库存紧张有所缓解
几大煤炭企业的降价举措符合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要求。近两个月以来,国家发改委连续六次召集煤炭企业开会,旨在去产能、保供应的前提下,抑制煤价过快上涨。
年初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连续18期上涨,不断刷新年内最高纪录。11月2日的最新数据显示,BSPI报收于607元/吨,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较年初的371元/吨上涨了236元/吨,累计涨幅达到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