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总体架构
采用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ASP、JSP等)和ActiveX、Flash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在用户端不用再安装任何软件,只要能上Internet随时可以查阅风机实时的数据资料。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2.3 网络拓扑图
3系统构成
3.1 风电机组监控系统
风电机组监控系统用于控制机组运行、故障处理及机组的启、停等操作,监视机组运行情况,集中接收各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
3.1.1 通信管理
根据风电场的实际情况,上、下位机通讯有如下特点:一台上位机能监控多台风电机组的运行,属于一对多通讯方式;下位机能独立运行,并与上位机通讯,上、下位机之间的安装距离也较远,超过500m。
中央监控计算机能自动与风力机建立通信连接,并具有通信中断后的自动重连接功能。当网络(环网情形)中的一台风力机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风力机的通信。具体的通信接口方式根据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硬件通信接口配置及其通信规约而定,一般推荐使用工业以太网。
3.1.2 分布示意图
可以直观地显示所有风电场、各风场设备设施(如风机、测风塔、升压站等)的地理分布示意图,用户可以在地理图上直接显示各风电场的主要运行数据,可以通过选择特定风电场节点对该风电场的主要数据进行监控,并可以作为导航节点直接进入指定风电场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3.1.3 风机监视
显示各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如开机、停车、调向、手/自动控制以及大/小发电机工作等情况,不同的运行状态以不同的颜色和图标显示,并可以直接显示主要运行数据,如每台机组的瞬时发电功率、累计发电量、发电小时数、风轮及电机的转速和风速、风向等。通过各风电机组的状态了解整个风电场的运行情况,这对整个风电场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3.1.4 远程操作
能够对风电机组实现集中控制。值班员在集中控制室内,只需对标明某种功能的相应键进行操作,就能对下位机进行改变设置、状态和对其实施控制。如开机、停机和左右调向等。但这类操作必须有一定的权限,以保证整个风电场的运行安全。
3.1.5 报表功能
可通过报表功能来分析风电机组的工作性能。
报表的内容包含各种历史数据、计算数据、统计数据,还可插入棒图、曲线图、趋势图等。报表类型包括运行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各类考核报表、调度部门统计月报表、通道统计报表等。支持数据查询,具有数据导出功能(导出文件格式可以选择,如Excel表格、文本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