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巴渝大地正值初夏。从涪陵焦石镇至南川水江镇,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群山间钻塔林立,仿若山涛岭浪里的桅杆,古老的山乡有了一种海的动感。一个个采气平台,宛如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的明珠,毫不张扬地绽放光芒。
清洁能源——涪陵页岩气,就从这里悄然出世,造福山城,惠及中国,享誉世界。
以 “中国速度”开采页岩气“大粮仓”
“这就是存储页岩气的大粮仓,整个焦石坝的页岩气就像一床大棉被,丰厚。”在页岩气开发功勋井——焦页1HF井井场,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指着来自井下3000多米深处的深灰色页岩岩芯说。
页岩气开发功勋井——焦页1HF井井场(中国石化供图)
为找到“大粮仓”,自2009年开始,中国石化就着手页岩气研究与勘探开发工作;2012年11月28日,焦页1HF井试气获日产20.3万立方米的高产页岩气流;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设立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4年3月24日,中国石化宣布2017年将建成国内首个百亿方页岩气田……
“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中国石化争先、为江汉油田争效。”随处可见的标语反映了页岩气人的决心和信心。
我国页岩气多存在于3000米至4000米的山地、戈壁、丘陵地带,且气藏断裂带多、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与北美页岩气开发相比,存在地形地貌复杂、气藏埋深大等差异性,国内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涪陵页岩气公司总经理胡德高说:“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完全使用。这里溶洞多、暗河多、裂缝多,与国外迥异的地形条件不同,必须要有自己的页岩气开发技术。”
为此,江汉油田成功研制出弹塑性固井水泥浆体系,有效避开溶洞和暗河;探索出优化设计“三段式”井身结构方案,长水平段定向技术以及油基泥浆体系下的固井技术,钻井速度明显加快。
“巨无霸”3000 型大型压裂车、步进式轮轨式钻机、可钻式桥塞等一系列自主研发制造的关键装备和配套工具,更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和规模化的开发锻造了利器。
截至今年3月,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供气突破100亿方,日产量已经突破1600万方,满足3200万户居民每日用气需求。
“以中国速度,依靠中国创造,书写中国奇迹。”中国石化副总经理焦方正对涪陵页岩气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涪陵页岩气钻井平台(中国石化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