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加油器上的操作流程异常简单,无任何注意事项等关键点的描述。 本网记者 摄
车主谈“自助加油”的两面性
“自助加油”模式的推广,有赞成,也有反对。其在带来便捷、省时的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汽油易挥发、易燃,当油枪口的汽油分子达到一定浓度时,碰到静电就可能着火。
就“自助加油”模式,本网记者采访了宁德一些有过“自助加油”经历的车主。陈先生称,自助加油主要就是会方便一些,不用排队,也不用等工作人员,懂得操作的,自己操作完就可以走了,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然而,在采访中,也有部分车主对于自助加油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心。“汽油毕竟是危险的东西,车主不是专业的加油人员,在操作上会存在一定误区,特别是新手,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隐患。”林先生说,操作上稍有失误,说不定就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韩先生也向本网记者分享了他的几次“自助加油”经历。“以前宁德推广自助加油的时候,骑车加油,虽然第一次有加油员引导,但自己操作起来也是一愣一愣的,心理上还是有点怕,毕竟是危险品。”
韩先生称,特别是摩托车的油箱,没经验的很难判断油加了多少、到了油箱哪个位置,一次他加油的时候,没操作好、加太多,油洒了出来,“还好当时及时松开扳手,要是一紧张,一直抓着扳手,说不定问题就大了。”
另有一些车主提出,安全生产大于天,首先人要确保安全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加油,肯定是非常危险的;自助加油是加油站为了减少成本,推出的一种非常不安全的加油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加强管理。
业内人士:安全隐患应重视
汽油,是易燃物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其安全防范问题值得重视。一名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业内人士受访时告诉本网记者,自散装汽油整治后,比如说在宁德市,2015年起全面停止加油站实行扫码自助加油,但在一些加油站点,特别是员工繁忙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一些客户自主加油的情况。
该业内人士称,因客户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不熟悉加油作业的流程、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单靠看操作流程,要做到娴熟,不太现实,因此或导致汽油喷洒至身上以及漏油等情况发生的可能。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汽油喷洒接触至皮肤会引起灼伤和慢性皮炎等问题;客户未身穿防静电服,在人体活动过程中,或产生电火花,理论上会引发自燃及加油站火灾事故,接打电话也会引起该事故发生。
业内人士建议,在民众还未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需要暂缓推动自助加油,在加强宣传、提高民众意识后,再逐步推广;加油站工作人员应有引导和提醒的义务和职责,并严格落实安全防范制度。
一名从事加油站运营工作10余年的业内人士也指出,加油站员工毕竟经过岗前培训,专业度较高,且工作服是防静电服,而车主却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员工的引导和答疑作用,在自助加油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该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散装汽油管控严格,必须持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和铁桶加装,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防范不到位,有可能导致车主持油枪私装散装汽油,从而引发社会治安事件。
上述业内人士建议,除了加强加油站员工的综合质素、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外,也可以考虑将“自助加油”的操作培训,纳入驾校的培训学习内容之一,以便车主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完)